每个人都听过《两只老虎》,但你知道它们为啥没有耳朵和尾巴吗?

每个人都听过《两只老虎》,但你知道它们为啥没有耳朵和尾巴吗?

​​

两只老虎,两只老虎

跑得快,跑得快

一只没有耳朵

一只没有尾巴

真奇怪!真奇怪!

。。。。。。

简单的旋律加上有趣的歌词,《两只老虎》已经成为了几代人的启蒙儿歌。宝宝在听这首歌的时候,一定好奇地问过你:

为什么老虎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尾巴呢?

有一种流传甚广的说法是:当年郑成功去台湾时带了两只老虎,不慎老虎跑掉了。台湾百姓没见过老虎,纷纷围上去观赏。不想老虎会咬人,结果伤了许多人。围观的百姓一看不对,就拿起棍子来打老虎,终于将老虎制服。

这时郑成功的手下正好赶来抓老虎,就把两只受伤的老虎带回去交差。郑成功一看,怎么这两只老虎面目全非了?

于是就编了一首童谣:“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

传说的真实性无从考证,实际上《两只老虎》这首儿歌很可能是最早起源于国外,随后传入了中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首著名儿歌的来龙去脉吧~

《两只老虎》的原始词曲作者是谁早已成谜。歌曲旋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法国的一首儿歌《雅克修士》(Frère Jacques)。

歌词大意:雅克兄弟,雅克兄弟你在睡吗?你在睡吗?去敲响晨祷的钟,去敲响晨祷的钟叮,叮,铛!叮,叮,铛!

原版《雅克修士》的歌词是在问贪睡的修士,是否听到催促起床作早课的钟声,并没有提及老虎的存在。而此后衍生出的英语版、德语版、西班牙语版的歌词也大致相同。那么,为什么到了中文版本,歌词就大相径庭了呢?

“老虎版”的歌词最早可能出现于民国三十二年(1943),在曹聚仁的《蒋经国论》第五节《新赣南如此》就有提到当年唱了“两只老虎”的儿歌。

由于《两只老虎》曲调简洁优美,朗朗上口,甚至在民国时期还被用来做国歌的曲调。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为了鼓舞士气动员民众,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宣传科科长邝睟,根据儿歌《两只老虎》的曲调重新填了词,改名为《国民革命歌》。

这首军歌的前面几句是“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后面则分别是,“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1930年春,中原大战爆发。《国民革命歌》改成了《打倒老蒋》:“打倒老蒋,打倒老蒋,除军阀,除军阀!革命一定成功,革命一定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在土地革命时期,又有人把歌词改成了《土地革命歌》。电影《闪闪的红星》中就有这样一幕,小主人公潘冬子和伙伴们一起,兴奋地唱起这首歌:“打倒土豪,打倒土豪,和劣绅,和劣绅;我们要做主人,我们要做主人,分田地,分田地!”

歌词的变化反映出了不同时期的政治环境,《两只老虎》在无形中成为了历史的见证人,也为儿歌本身增添了不少传奇色彩。

不管怎样,国人对该曲调的喜爱毋庸置疑,还依此创作了更多的歌曲。如“广东版”《打开蚊帐》:打开蚊帐,打开蚊帐,有只蚊,有只蚊。“早餐版”的《烧饼油条》:烧饼油条,烧饼油条,糖麻花,糖麻花,等等。但时至今日,流传最广的依然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两只老虎》。​

如果你的宝宝也喜欢唱两只老虎,不妨把这篇文章当做一个睡前故事,讲给宝宝听吧。

儿歌点点—百万首儿歌动画,早教育儿必备app

长按二维码,领取专属福利​

​​​​

相关推荐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