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许嵩频繁被指抄袭的议题引发了广泛讨论。7月8日,许嵩在接受采访时就这一现象进行了回应。他表示:“因为我本质上是一个创作者,而不仅是一个歌手,那我要保持一个平和或者说愉快的心情和专注力在创作这件事情上,蚊子叮我一口,我不能张嘴去咬蚊子,大家不在一个层面上,所以就没有什么可较劲的。”这句话不仅体现了他的创作态度,也反映出在音乐行业内,频繁的抄袭指控现象早已屡见不鲜。
这背后,也许不仅仅是音乐的抄袭那么简单。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短视频平台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原创音乐开始在网络上火爆,随之而来的,却是有关原创与抄袭的争议不断冒出。有网友质疑罗聪的《简单的幸福》与许嵩的《有何不可》极为相似,认为后者的副歌部分与之前的作品高度重合,导致了许嵩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
在这种情况下,罗聪的公司也对此进行了回应,认为这只是偶然的音符重叠,没有抄袭的事实。不过许嵩公司则采取了更为严谨的态度,将乐谱送到专业机构进行比对,希望通过权威的方式来解决争议。这样的举动显示出许嵩对现今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同时也是他对自己音乐创作的信心表达。
值得注意的是,许嵩并不是第一次被指抄袭。早前,网络上也曾频频出现有关许嵩抄袭周杰伦的说法,不少网友对此持有截然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只是风格相近,而有的则坚持许嵩的部分作品确实有借鉴的痕迹。这样的分歧在互联网时代愈发明显,何谓抄袭,何谓原创,似乎成了一道令人费解的难题。
对音乐人的创作来说,抄袭的指控无疑是对他们创作信心的打击。许嵩的一席话,实则为那些身处创作潮流中的音乐人提供了一种思考:在当下快速变迁的音乐环境里,创作人该如何保持内心的平静与专注,如何在纷繁复杂的流行趋势中寻找自己的声音。
而对于广大听众来说,更需要的是对原创的思考与保护,标签化的批判,或许只是一种社会现象的反映。纵观整件事情,我们能看到许嵩仍然坚守自己创作的初心。他力求通过优质的音乐作品来回应质疑,既是对音乐的追求,更是对自我价值的坚守。而在知识产权逐步得到重视的今天,希望所有音乐人都能够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为乐坛注入新的活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