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为什么有这么多985、211大学呢?

陕西为什么有这么多985、211大学呢?

陕西,简称“陕”或“秦”,省会古都西安。位于西北内陆腹地,横跨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中部,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和西北、西南的重要枢纽。陕西是中国经纬度基准点大地原点和北京时间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所在地。陕西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上古时为雍州、梁州所在,是炎帝故里及黄帝的葬地。西周初年,周成王以陕原为界,原西由召公管辖,后人遂称陕原以西为“陕西”。

陕西省高等教育资源丰富,有C9之一的西交大,有国防七子之一的西工大,有百年名校、省属院校第一的西北大学、两电一邮之一的西电、公路桥梁亚洲第一的长安大学、六所招收公费师范生师范院校之一的陕师大、原来四大军医大之一或者最好的第四军医大、农业院校唯二985之一的西北农林、建筑老八所之一的西安建筑科大,陕西的好学校还有很多,

据统计,从城市来看,西安的本科高校数量居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和武汉!西安的民办高校发达,此外,西安的军校也不少。

为什么陕西省有这么多的本科高校?是因为天生就高等教育资源基础雄厚还是有其它原因?陕西省高等教育资源丰富,主要得益于这两点:抗战时期的院校大转移和建国后的三线布局有关。

陕西土生土长的第一所大学是创办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最后发展成为今天的西北大学,再一所土生土长的本地大学就是西北农林科大了(当然,也有调整过来其它学校的部分),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34年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及后来相继在杨陵建立的相关科教单位,其中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创建于1934年,学校的首任校长是大名鼎鼎的于右任,除此二校之外的其它学校,都跟抗战时期的大学转移和建国后的三线布局有关,这都离不开西安良好的地理位置。

展开全文

历史背景方面

1937年七七事变后,平津失陷,国民政府将那里的高校迁往内地,主要迁往两个地方,一个是长沙,一个是西安,其中的国立清华大学、国立北平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先是迁往长沙,后来迁往昆明,组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西南联大培养了无数人才,同时也声名远播,在中国,只要是读过大学的,很少有不知道西南联大的,但是,知道西北联合大学的就不多了,其实,七七事变后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和北洋工学院迁到西安,组成西安临时大学,

不久,西安也受到空袭,国民政府下令西安的大学迁到汉中,西安临时大学改名西北联大,不过,西北联大存在时间很短,被改组为西北大学、西北工学院、西北师范学院和西北医学院,其中的西北大学就是今天的西北大学,西北工学院经过后来的院系调整发展为今天的西北工大,西北医学院发展为今天的西交大医学部,西北师范学院迁往兰州发展为今天的西北师范大学。

建国后,为了三线布局,国家决定将交通大学内迁西安,交通大学的三分之二迁到了西安,也就是今天的西交大,剩下的三分之一是和船舶与海洋工程相关的,很难内迁,师生也不愿意内迁,于是留守上海,所以西交大也就留在了先。

还有西电,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从最早的瑞金的中 央军 委无线电学校,多次搬迁,历经延安,张家口等地,最终落户西安,历经中国人民解放的通信工程学院,中国人民解放的军事通信工程学院,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发展为今日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长安大学的最早溯源到1951年在兰州创办的西北交通学校,奠定了长安大学的第一块基石,后迁至西安改名西安公路学校、交通部西安汽车机械学校,后来北京的公路学院迁到西安,在西安汽车机械学校基础上创办了西安公路学院,成为亚洲第一所专门培养公路交通高级人才的高等学府。

第四军医大,主要是来源于两支:八路军晋西北军区卫生学校和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两支分别发展为第四军医大和第五军医大,合并为四军医大,从实力来看,显然是来源于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的第五军医大实力更强。

1944年,创办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 后来和国立西北大学文学院教育学系合并为西北大学师范学院。后来历经西安师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成为教育部直属的211师范院校。

更及时的高考政策和更多的教育干货可以搜索公仲号【文都中小学家长会】

我在那里等你

所以,陕西省高等教育资源丰富,和它的地理位置很有关系,很多是由外省迁过去的,985中的西交大和西工大,211中的西电、长安、四军医大都是如此!因为抗战和国家高校布局,让陕西占了大便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