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的行程安排无缝对接,现在还在外地呢!”10月7日中午,瑞籍国家一级演员陶慧敏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她如数家珍般分享了9月份以来所干的七八件事。尽管异常忙碌,她却始终心系家乡,惦记着要参加2023世界瑞安人大会。
“我来自浙江瑞安,你们瞧这酱鸭舌,闻名全国的,还有烤虾、酱牛仔骨……”今年9月初,陶慧敏受邀登上央视2023·丰收歌会,在现场,她演唱了优美动听的浙江民歌《采茶舞曲》,又不遗余力地为家乡瑞安土特产吆喝点赞。
“只要一有机会,我就为家乡代言吆喝!我这也算带货成功了吧!”电话那头,传来陶慧敏直爽的笑声。
公益微电影《咱们村的文化礼堂》《化冰》《摆渡》……名声在外、片约不断的陶慧敏近年来数次接拍温州微电影。上月,刚结束嘉峪关电影展活动的陶慧敏,又“飞”了十几个小时回瑞安,拍摄未成年人保护题材的微电影《飞越悬崖》。“这是有关教育、感化、挽救失足未成年人的微电影,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影片很有意义,受家乡邀请我很乐意,能帮助人我就开心。”她说。
演艺事业发展如火如荼,陶慧敏还积极投身慈善事业。从2009年开始,受邀担任浙江省禁毒大使后,她更是“一发不可收”——2014年至今她担任温州市红十字会公益宣传形象大使,2018年至今任温州市禁毒形象大使。“这些年,我一直寻思着,作为公众人物要以公益形式反哺家乡,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和影响力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2019年,由陶慧敏倡议发起的陶慧敏爱心发展基金成立,这是温籍演员中首个以个人名义成立的公益基金。
“大家都觉得温州人厉害,擅长经商,但温州人是商行天下、善行天下,温州人也很有爱心、讲义气。像我们的爱心基金会成立5年来,不断发展壮大,已汇聚116位爱心人士,基金规模达到430万元,曾多次资助慰问受灾群众、三老人员、困难学生、疫情逆行医务人员等对象。”对此,陶慧敏颇感欣慰。此外,基金会还通过温州市红十字会,在12个县(市、区)各选一所民工子弟学校奖励优秀学生,陶慧敏还和爱心团队人士一起,走访慰问每一所学校。
今年7月18日晚,瑞安市越剧团新编越剧《琵琶记》亮相北京,参加国家大剧院2023年夏季演出季“百戏中华——国家非遗戏曲剧种展演”。得知家乡越剧团进京表演,作为曾经的瑞安市越剧团演员,陶慧敏心情激动。瑞安是“南戏之祖”《琵琶记》剧作者高则诚故里,戏曲文化底蕴深厚,如何更好地传承和传播,她一直在行动。
“今年国庆佳节前后,我一直在忙着对接牵线,希望能让《琵琶记》走进高校,让非遗文化进学院。”陶慧敏向记者透露。此外,作为浙江卫视《越剧特别季》第二季的4位坐镇导师之一,考虑到现场有越剧界大师级老师,机会难得,她还动员瑞安市越剧团团长带领骨干演员到录制地观摩学习,大家都很有收获。
此次受邀参加2023世界瑞安人大会,是陶慧敏继2016年之后,再次担任大会发言嘉宾之一。“至于具体讲什么内容,暂时保密。”陶慧敏莞尔一笑。让我们期待吧!
陶慧敏简介:
1966年4月16日出生于温州瑞安,原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话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兼职教授。
1978年,担任瑞安市越剧团演员。1983年,成为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演员。1984年,出演越剧戏剧片《五女拜寿》《美丽的囚徒》,由此开始走向银幕。1986年主演大型巨制系列电影《红楼梦》中的林黛玉;1989年,因主演电视剧《杨乃武与小白菜》中的小白菜而家喻户晓;她还主演《中国商人》《观世音传奇》《西厢传奇》《DA师》《王保长后传》《风和日丽》《沙场点兵》《有你才幸福》《战地浪漫曲》《温州三家人》等影视剧;主演的电影《抱养奇缘》《老阿姨》分别获第二、第三届巫山艺术电影节优秀女演员奖,《老阿姨》还获得“五个一工程”奖和国家电影最高奖华表奖等诸多奖项,2016年出演热播剧《人民的名义》中的梁璐老师又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近来,凭借电影《最好的我们》中的耿耿妈妈一角荣获第27届《华鼎奖》最出彩小角色奖;在参与拍摄的瑞安微电影中,陶慧敏凭借主演瑞安市委宣传部的微电影《咱们村的文化礼堂》获第二届中国长三角盐城大纵湖微电影大赛“金茉莉奖”最佳女主角、中国梦(浙江)网络视频大赛最佳女主角,第八届亚州微电影艺术节优秀女主角等诸多奖项;她还曾获得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新长征突击手光荣称号,全军“金星奖”最佳女演员等,曾担任解放军全军文职高级职称评委等。